其實第一次來香港的時候就曾經來過廟街,但當時只是在北端的興記煲仔飯那邊走走,吃個煲仔飯,看個廟就離開了,也沒真的逛過廟街。後來兩次來香港,都是跟朋友一起來,倒也沒再來廟街。這次獨身來到香港,讓我又想起第一次出國的時候,香港是我人生中第一次離開台灣所到的地方,當年是因為失戀了出來散散心,時過境遷,不知不覺都過了好幾年,再次獨身來到香港,心情也與第一次有很大的不同。不得不說,香港隊我的人生以及柔藍食單來說是個挺重要的轉捩點,如果沒有當年的香港之旅的話,或許也沒有今日的柔藍食單吧。本來柔藍食單寫的零零落落、斷斷續續,2008年6月情變,7、8月沒心情寫文章,各只寫了一篇文,8月初從香港回來之後,突然想到了應該找件事做,於是開始把生活重心投入吃與寫,然後開始到處旅行,回首來時路,不知不覺已經走的那麼遠了。
重遊故地,看到興記煲仔飯還是老樣子,如果沒記錯的話,興記應該是這輩子第一次吃的煲仔飯吧。沒想到短短六年,國外的飲食筆記從香港開始,也逐漸擴展到歐亞兩洲,我當年真沒想到我會去那麼多地方,吃那麼多東西,人生的際遇真是令人難以捉磨。有一得必有一失,相反地,有一失也必有一得,得失之間實在難以衡量,一啄一飲,莫非前定。
其實興記與四季煲仔飯這一帶不是廟街最熱鬧的地方,要繼續往南走,經過廟後,看到牌坊才進入廟街夜市的範圍。
廟街夜市其實跟女人街有點類似,兩旁帆布蓬搭建起來的攤販,販售一些衣裝包包紀念品。
不過就我個人感覺而言,我覺得廟街夜市裡實在沒啥好買的,其實就有點像台灣的傳統夜市,跟三重的三和夜市有點相似,這些衣服、包包及紀念品,我覺得以台灣人的眼光來說,應該也看不上這些貨吧。
除了一些攤販之外,廟街裡也有些餐廳,感覺是非常在地的風格,有點像台灣的熱炒店吧,不過這幾家店倒也有不少外國人來用餐,體驗一下當地庶民餐飲文化吧。
廟街夜市
地址:香港油麻地廟街
|
|||
|
|||